三国:大魏世子,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88章

作者:老骥卧槽

  马超的脑袋在桌面上打个滚儿,正好“看向”持刀妇女。

第166章 三道奏章,曹冲返邺,铜雀台元日大宴立嗣!

  自从冀县被马超屠掉后,王异母女便一直在地窖中生活,直到食物耗尽,不得不从地下出来。

  出来之后便已进入冬季,缺衣少食的情况下,只能去寻求百姓的帮助。

  好在当下民风淳朴,听闻母女二人家人被乱军杀害,大多都心生恻隐之心,多多少少救济一下。

  没过太久,王异就听闻朝廷出兵,拿下长安。

  得知这个好消息,王异就想赶去长安,看看马超究竟死没死。

  王异就带着女儿一路朝长安而去,当她来到长安附近的村落时,刚好赶上大战结束。

  或许是命中注定,老天爷要给她一个复仇的机会。

  重伤的马超就剩下一口气,然后突然闯入她的视线,送到王异的面前。

  当初马超在城下,活剐了她的儿子。

  哪怕马超低着头,哪怕马超化成灰,王异一眼就能认出来。

  看着桌面上的人头,王异死死咬着嘴唇,浑身颤抖,泣不成声。

  大仇得报,王异并没有感到高兴,只有无尽的痛苦。

  马超虽死,可丈夫以及三个儿子,却永远都无法活过来,甚至于连全尸都未曾留下,不能入土为安。

  “妮子,你这是...”老翁和老妪已经吓傻。

  “这就是祸乱关中的贼子,杀害我全家的仇人!”王异开口解释,“二老不必担心,我这就拿上人头离开,之后会有人来处理这件事情,保证不会打扰你们的生活。”

  听闻是祸乱关中的叛军,两位老人家也面露憎恨之色。

  “杀得好!这些西凉贼子全都该死!”

  关中地区的百姓,对于隔壁西凉没一丁点好感。

  从董卓开始,西凉人就持续性祸害关中地区,这些年从未消停过。

  明明是西京长安所在地,如今关中平原却十室九空,全拜西凉人所赐。

  尤其西凉那边只要一造反,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关中,西凉人必然来这边打秋风,烧杀抢掠一番。

  王异提着马超的人头,抱着女儿坐上马超的坐骑,纵马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而去。

  长安。

  曹冲写好奏章,交给身边人,吩咐道:

  “即可送往邺城,交到丞相手中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此前刚发出捷报,这封奏章大概率能够追上。

  “报!”

  21

  “启禀公子,外边来了一位女子,言称要献上马超首级。”

  听到士卒来报,曹冲不由一愣,随即道:“请。”

  片刻后,王异领着孩子,手中提着一颗脑袋进来。

  说实话,曹冲认不出来。

  曹冲与马超只有一个照面,当时离得还非常远,看不清楚马超的容貌。

  不过没关系,认识马超的大有人在。

  “去请马公过来。”曹冲吩咐道。

  不多时,不仅是马腾前来,正在饮宴的众将一同前来。

  “这位夫人,敢问从何处取得?”马腾不由发问,又对曹冲确定道:“公子,正是马超这孽畜无疑。”

  众人见状不由议论纷纷,没想到马超的人头竟会被一个妇女带来。

  要知道,众人可是把战场都搜个遍,也没见到马超的尸首。

  城外的尸体已经全部处理,这女子定然不是从战场捡到。

  而且女子言称献身马超人头,说明此女之前就认识马超,才会如此确定。

  “敢问夫人从何而来?”曹冲开口询问。

  “妾身听闻朝廷拿下长安,故而从冀县一路赶来,正好遇到重伤垂死的马超,将其人头斩下。”王异格外冷静。

  “夫人是...”曹冲不由好奇此女身份。

  “妾身是冀县令赵昂之妻,我夫、子四人全都死在马超手上。”王异说着眼眶泛红,将马超屠城的一系列恶行娓娓道来。

  “夫人奇女子也!”曹冲听过后不由起身,对着王异欠身一礼,“对于夫人的遭遇,我深表遗憾。”

  “不过朝廷应该给关中官员下过命令,令夫为何没有撤走?”

  “他舍不得百姓...不忍离去。”王异说着痛哭流涕。

  曹冲闻言肃然起敬,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赵昂县令,生出一股钦佩。

  “令夫的壮举,我会上报给朝廷,定然会有追封。”

  “当然,这并不能弥补夫人的损失,权当朝廷的一番心意,还望夫人莫要推辞。”

  “谢公子。”王异欠身一礼,“如此哀荣,亡夫死而无憾!”

  “夫人辛苦,还是先下去休息吧。”

  曹冲能感受到母女二人浓浓的疲惫,显然这段时间过得很艰难。

  “来人呐,给夫人安排住处、衣食,不得怠慢。”曹冲吩咐道。

  “多谢公子。”

  亲自送走王异母女后,曹冲重新开始写奏章。

  第一份是捷报,第二份是“小陈的故事”,以及曹冲提出的三条福利。

  眼下这一份,曹冲写下县令“赵昂的故事”,要求朝廷给予追封,同时附上马超的项上人头。

  “仓舒,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?”曹仁不由问道:“眼下战事结束,你有什么安排。”

  因马超人头而赶来,众将索性议事,谈谈接下来的章程。

  “本来想着此战结束,肯定也就年后了。”曹冲轻笑道:“没想到战事结束的如此之快,年轻便结束,正好回去过元日。”

  “西北这边,有劳叔父率军驻守长安,维持地方稳定。”

  西北已经被扫平,曹仁带着五千虎豹骑,五千马家军,驻守长安足以维稳,震慑一切宵小之辈。

  之后朝廷肯定会派遣官员前来管理,这就不用曹冲来操心。

  “行。”曹纯点头答应下来,“你还是趁早回去,赶快把嗣子的事情定下来,落袋为安呐!”

  “呵呵,叔父怎么比我还急呢。”曹冲哑然失笑。

  “嘿!叔父看好你呗。”曹纯大大方方承认,“你小子能打胜仗,比子桓强不知多少倍,日后你上位肯定更好。”

  “那就借叔父吉言,日后侄儿定然不会亏待您。”曹冲笑呵呵道。

  “哈哈哈~”曹纯大笑道:“那给叔父弄个大将军当当吧!”

  “这事儿我看悬。”曹冲打趣道:“您找元让叔父商量吧。”

  叔侄二人言语无忌,反正在场的都是自己人。

  老曹家取代老刘家,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,明眼人都能看出。

  尤其这次平定西北后,曹操就该再次升级了。

  再不升级就有些来不及,毕竟曹操的年纪在这儿摆着。

  丞相不能世袭罔替,只有爵位才可以。

  公爵也好,王爵也罢,曹操在临终前必须确定下来。

  如此才能保证权力通过爵位,顺利交接下去。

  如果没迈出去这一步,权力依旧可以交接,但无疑会非常麻烦。

  不仅考验继承人的能力,还会因为“名不正言不顺”而引发一系列变故、变数。

  于情于理,这次回去之后,老曹就该走向“篡位”之路。

  开始把老刘家的房产过户,过户到老曹家的名下,为日后更换户主做准备。

  这座房产实在太大,乃是整个天下,这个过程无疑会繁琐且充满阻碍。

  在长安休息两天,曹冲随即就启程出发踏上归途。

  曹纯带着大军留下,曹冲带着亲卫营以及麾下诸将,全都返回邺城。

  ...

  邺城。

  丞相府,书房。

  曹操拉着核心文武开小会。

  大事开小会,小事开大会,没事天天会,要事不开会。

  “三件事。”曹操简单明了,“都是麟儿从前线发来的奏章。”

  “看来战事有结果了。”郭嘉忍不住笑道:“瞧主公的样子,应该是捷报。”

  “你严肃点,这可是邺侯第一次正式上表。”曹操打趣道:“小心邺侯知道给你穿小鞋。”

  “呵呵呵~”众人闻言不由轻笑。

  “第一件事情,马韩授首,西北定矣。”曹操说着嘴角翘起,“十万西凉军悉数剿灭。”

  “嘶...”众人无不惊叹。

  一万打十万,还是全歼?!

  这种神仙战绩谁听了,也得吸一吸凉气,以表尊重。

  “我军折损多少?”夏侯惇忍不住问道。

  “没有。”

  “啊?!”

  若说刚才众人是惊诧,那么现在就是懵逼。

  “没有损失?!”夏侯惇脱口而出,“这怎么可能啊?”

  对于常败将军夏侯惇而言,能赢就已经很强,一万打十万就是神仙。

  若还能做到没折损,这...简直无法想象。

  “主公,到底是怎么回事儿?”郭嘉促成道:“快给我们说说。”

  “我也不知道。”曹操摊手道:“这小子傲的很,根本懒得写具体经过,只有战争结果,功劳都分给下边人。”

  “其实虎豹骑损失一半,不过马腾的马家军被吞并,虎豹骑的数量恢复一万,就跟没损失一样。”

  众人面面相觑,震惊的同时,又非常好奇,曹冲究竟是如何打赢呢?

  “下边说第二件事情,一个关于小陈的故事。”曹操将奏章递过去,“你们都看看吧。”

  众人开始传阅,每个人看过之后心情都会变得异常沉重。

  “主公。”荀彧拱手道:“这些年咱们的目光,全都放在天下大事上,很少将视线投放都百姓身上,这是咱们的疏忽。”

  “没想到。”郭嘉唏嘘道:“百姓们的日子艰难至此,死了竟然比活着还赚,对于朝廷真是莫大讽刺。”

  “退役将士的生存必须重视起来。”夏侯惇表态道:“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,退役之后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程昱紧接着开口,“若如此,日后谁还愿意为国家捐躯?谁还愿为国家流血牺牲?”

上一篇:风流皇太子
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