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大魏世子,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55章

作者:老骥卧槽

  同样,若有人感觉七天不足以缓解哀伤,想要多多守孝一些时日,朝廷同样不会阻拦。

  “至于陵邑制度之事,既然诸位爱卿不赞同,那么此事暂且作罢。”曹冲缓缓说道。

  既然大臣们对孝期做出妥协,那在陵邑制度上,曹冲就不能继续揪着不放,这是心照不宣的政治规则。

  “当然,若有人自发愿意为先帝守陵,朕也是乐见其成。”曹冲临了又补充一句。

  群臣闻言不以为然,心想脑子有病才会自发迁徙到高陵定居,无异于自毁根基。

  但这些人万万想不到,今年过完之后,他们就会为一个陵邑制度的名额抢破脑袋,到时候争着抢着,嚷嚷着要为先帝守陵。

  曹冲既然把问题提出来,自然有着一套手段在等着。

  例如提出陵邑制度,就是削减孝期的后手。

  同理,还有其他事件作为陵邑制度的后手,只不过曹冲暂时没抛出来而已,但已经在曹冲的计划当中。

  “今年是太和十年,虽然距上次科举不满十年,但朕刚登基,自然要施恩天下学子。”

  群臣闻言纷纷眼睛一亮,难不成要重开科举?

  要知道,上次科举世家可是赚了个盆满钵满,大量家族子弟得以进入官场,他们期盼科举已经很久了。

  毕竟过去了近十年时间,家族中的后辈子弟都已经成年,需要这样一个契机进入官场。

  曹冲没有让他们失望,开口说道:

  “朕意,于今年秋收之后,重开秋闱,科举取才,诸位爱卿意下如何秆?”

  “陛下圣明!!!”百官齐齐欢呼.

第282章 民智开!世家末路!

  洛神宫。

  退朝之后,曹冲径直来到此处。

  曹冲履行当年的约定,在登基之后将甄宓接回宫中,正式给了名分。

  “阿翁~阿翁~”

  刚一进门,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同,就张开双臂朝自己扑过来。

  曹冲脸上不由露出笑容,蹲下身子张开怀抱,然后将女儿顺势抱起来。

  “小美越来越可爱咯。”曹冲捏了把女儿的脸蛋。

  曹冲和甄宓的女儿,小小年纪就长得极为漂亮,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。

  听到外边的动静,甄宓也从内殿款款走出,脸~上挂着淡淡的笑意。

  岁月没能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,反而增添不少成熟的韵味,从当初的少妇变为熟妇,一颦一笑间尽显-风情。

  一方面是独属于历史级美人的优势,岁月难撼红颜。

  另一方面是曹冲经常灌溉,有足够的滋润自然愈发娇艳。

  “陛下刚下朝吧,快坐着休息下,小美别缠着你父皇。”甄宓关切道。

  “没事。”曹冲顺势坐下,见女儿放在膝上抱着,随口道:“朕的小公主还没封号呢,得快些安排一下。”

  “还小呢,现在上封号太早吧?”甄宓奉上茶水。

  “早什么早?朕喜欢。”曹冲摆手道:“谁还敢上书反对不成?”

  今日早朝之事,算是曹冲对群臣的下马威。

  想必经此一事,百官日后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上,定然不敢跟曹冲唱反调。

  “小美想要什么封号呢?”曹冲看向女儿问道。

  “唔~”小美咬着手指思索,片刻后兴奋道:“漂亮公主!”

  “哈哈哈~”曹冲闻言顿时大笑,“那就叫倾城公主吧。”

  “阿翁,什么是倾城啊?”女儿歪着脑袋问道。

  “倾城就是漂亮。”曹冲解释道。

  “好诶~”女儿闻言十分开心地拍起小手。

  与女儿玩笑一阵,曹冲看向甄宓,问道:“叡儿呢?”

  “在太学吧。”甄宓答道:“这孩子好学,都住在太学那边呢。”

  “勤学是好事儿。”曹冲欣慰点头,对宫人吩咐道:“去,把大皇子喊来。”

  “喏。”宫人领命而去。

  “陛下可是有什么事情吩咐?”甄宓不由好奇。

  “朕已登基,孩子们也该封王了。”曹冲开口道:“叡儿是朕的长子,年纪也已成年,刚好合适。”

  “封王?”甄宓惊讶地张大嘴巴。

  万万没想到,曹冲竟然要给曹叡封王,实在太意外了。

  毕竟,曹叡可不是曹冲的亲生儿子,甄宓根本就没想过儿子还有幸能封王。

  “怎么?很奇怪吗?”曹冲微微一笑,“喊了朕多年阿翁,总不能让叡儿白喊不是?”

  “何况叡儿继了大哥的香火,父亲在世时就已经给大哥追封王爵,叡儿理当继承才是。”

  曹操在位时,给诸子都封了王爵。

  给过世多年的长子曹昂,同样追封了王爵。

  而曹叡名义上继承了曹昂的香火,自然有资格受封王位。

  这是从法理层面而言,而在个人感情方面,曹叡小时候就黏着曹冲,喊了这么多年阿翁。

  二人虽无父子血亲,但有父子之实。

  说话间,外边走进来一名年轻人,气宇轩昂,正是长大后的曹叡。

  “大锅~”

  坐在曹冲腿上的女儿,一出溜跳下去,就朝兄长曹叡跑过去。

  与此前的曹冲如出一辙,曹叡连忙蹲下把妹妹抱起来,来到近前见礼。

  “孩儿拜见阿翁、阿母。”

  看着眼前长大的曹叡,不由感慨时间过得真快。

  其实父子二人没差多少岁,连十岁都不到。

  不过曹冲心理年纪大,倒也不会有什么奇怪的感觉。

  “喊你过来,是打算说说封王的事情。”曹冲开门见山道:“为父打算把你封在岭南那边,你意下如何?”

  “岭南?那么远?”

  曹叡还没说话,甄宓就惊呼开口。

  确实,河北此去岭南数以万里之遥。

  甄宓自然希望儿子能够封王,但却不希望封在那么远的地方,日后会难以相见,自然会舍不得。

  何况岭南也不是什么好地方,哪怕在唐宋时期,岭南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,在当下自然更加落后。

  曹冲没有理会甄宓,看着曹叡继续道:

  “交州那块地方,不能让士燮一直把持在手中,为父打算让你过去接手。”

  这么多年过去,士燮那个老东西还没死呢。

  而交州,在士燮的管理下,一直处于自治状态。

  对方明面上臣服,而且交州也没什么利益,直接派兵过去打肯定不妥。

  但就这么一直放任不管,让交州半独立于大魏之外,同样不妥。

  曹冲便有心让曹叡过去,将交州作为曹叡的封地。

  想必以曹叡的能力,摆弄一个交州不成问题。

  给曹叡封王的一个重要原因,除了名分、感情、年龄之外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力。

  历史上的曹叡已经证明了个人能力,对内能压制司马懿,对外能抗住诸葛亮,个人能力毋庸置疑。

  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他的寿命,不过曹冲一直让张仲景关注着,曹叡目前的身体非常健康。

  对于交州,大魏尽管有海军在,但多少还是有些鞭长莫及。

  毕竟天高皇帝远,离着大魏核心区域太过遥远。

  想要统治更远的地方,在古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封王。

  让曹叡过去统治交州,而曹冲只需管着曹叡就行。

  “父皇要封孩儿为诸侯王?”曹叡听出了弦外之音。

  “没错。”曹冲微微颔首,“为父对你寄予厚望。”

  “当然,你要是不愿意过去,或者舍不得离家,为父也不会强求,会在近处给你寻一块封地当藩王。”

  大魏目前的王爵,也就是曹冲的同辈兄弟们,封国全都在境内区域,没有封在太远的地方,乃是为了方便管理。

  封在近处有好处,同样会有坏处。

  好处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,坏处就是手中没有实权。

  封国内的军政大事,全都由相国管理,而相国是朝廷委派,官职相当于郡太守。

  藩王不仅不可以掺和军政,还要受相国的监管。

  诸侯王则完全不同,这是一种实权王爵,在自己的封国内说一不二的土皇帝。

  诸侯王有实权,才能在封国内大刀阔斧做事情。

  让曹叡当诸侯王,把交州彻底纳入大魏版图,结束半独立状态。

  曹冲早已想好,没本事、胸无大志的儿子,就在国内老实当藩王,做个富贵王爷平淡一生。

  有能力的儿子,就封到版图边缘地带,帮助巩固大魏的疆域。

  岭南、辽东、漠北、西域...以及未来更远的地方,让自己的儿子过去当诸侯王。

  哪怕多年以后,大魏如周朝那般分崩离析,但至少这些土地已经被打上烙印。

  后世子孙,自然会把这些版图,看做华夏固有领土。

  至于分封诸侯王,会不会如同西晋那样,发生类似八王之乱的事情。

  曹冲完全不担心,自己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,就算自己死之后也大概率不会。

  究其原因很简单,大魏的国力太强。

  而岭南、西域、辽东、漠北这些地方,国力天然处于弱势,拿什么跟大魏叫板呢?

  何况距离也太远,根本威胁不到中央的安全。

  单说岭南想要反攻大魏,那岭南得强盛到什么地步,才能支撑一场劳师远征,一举灭掉强大无比的大魏呢?

  真要有那么一天,恐怕也是几百年后的事情。

  那时候恐怕岭南不进攻,大魏的国祚也走到尽头。

  在边境地带分封诸侯王,说不定未来还能给大魏保存火种呢,让大魏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下去。

  “孩儿愿意去岭南!”曹叡再三考虑后答道。

  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人,最大的苦恼或许就是才华无处施展。

  曹叡知道他不可能继承皇位,也从来没有过觊觎的想法。

  但平淡终老一生,未免又太过无趣。

  现在父皇让他去岭南当诸侯王,无疑正合曹叡心意。

  “嗯,不错。”曹冲笑着起身,“说服你阿母的事情,你自己解决,为父就不掺和了。”

  曹冲拍拍屁股离开,临走前还把女儿抱走,留甄宓母子二人商量,不过大概率,甄宓还是会被曹叡说服。

  ...

  太和殿。

上一篇:风流皇太子

下一篇:返回列表